南方地区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
【打印】
【关闭】
一、背景
生态流量是维系河湖生态功能,控制水资源开发强度的重要指标,是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体系,但在河湖生态流量概念和内涵、现有河湖生态流量计算方法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以及河湖生态流量相关技术标准方面,仍有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创新性成果
(1)辨析了我国南方水资源丰沛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对河湖生态系统干扰主要方式,明确了河湖生态流量定义及其内涵,构建了我国南方地区的河湖生态流量需求分析、生态流量确定、生态流量调度、生态流量监测与预警、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评估在内的全过程标准技术体系。
(2)总结了国外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经验,从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管理决策三个层面提出了我国不同区域生态需水计算关键技术。提出了典型梯级小水电站坝下河段和景观河流等特色生态流量计算方法。完善了平原河网区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基本理论,提出了平原河网圩区生态流量计算和确定方法。
三、取得成效或者成果转化应用
研究成果和相关技术在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方案编制、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制定、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黄河和淮河流域生态流量试点以及流域生态用水评估中得到应用。
“中国分区域生态用水研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国家标准《长江流域及以南区域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技术规范》(报批稿),参编水利部行业标准《水库生态流量泄放规程》(SL/T 819—2023)、《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计算与泄放设计规范》(SL/T 820—2023)。